2016年5月23日,“2016年兩岸三地心理學系學生學術交流活動”在臺灣大學心理學系順利召開,來自北京大學心理學系、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以及臺灣大學心理學系三地高校的師生齊聚寶島,展開了為期5天的學術交流活動。北京大學心理學系代表團由李健研究員、王莉副教授率領,11名經(jīng)過公開選拔的心理學系本、碩、博同學參加了此次學術交流活動。此次交流活動內(nèi)容覆蓋教師報告、學生學術交流、校園參訪游覽等,內(nèi)容豐富,精彩紛呈,給三校師生留下了深刻印象。
圖為兩岸三地師生出席歡迎儀式前合影
23日,北京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代表團師生乘機抵達臺北并應邀出席在臺灣大學校史館舉辦的歡迎晚宴。席間,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葉素玲教授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她歡迎北大、香港中文大學代表團師生的到來,表示兩岸三地學生學術交流活動旨在為兩岸三地高校的心理學系提供學術交流的契機與平臺,共同推動心理學學科的發(fā)展,葉老師祝愿學術交流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希望各位師生能在臺灣擁有美好感受。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李健老師、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Maurer也分別致辭,祝愿本次活動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李健老師感謝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的師生,表示北京大學心理學系高度重視每年的學術交流活動,認真選拔代表同學。心理學系師生將珍惜此次學術交流活動,增強雙方學術了解,拓展研究視野,他祝愿通過此次交流,兩岸三地心理學系師生的友誼將更加深厚。之后,我校代表團與香港中文大學代表團參觀了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的實驗室,臺大研究所與生理心理學實驗室先進齊全的儀器設備如眼球追蹤攝影組Eyetracker Camera (MRI)等,給代表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圖為本次學術交流活動日程介紹及參訪臺灣大學校史館
隨后,學術交流活動正式開始,教師主題報告期間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梁庚辰教授為三校師生作了《Mechanisms for social transmission of fear observation learning of avoidance in rats》的主題報告。梁老師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他開創(chuàng)性地將生理心理學方法應用于社會認知領域的研究,這一系列研究發(fā)現(xiàn)除作為共情神經(jīng)基礎的鏡像神經(jīng)元的存在之外,還存在有將他人和自己受到刺激的情境區(qū)分開來的神經(jīng)元。報告極具啟發(fā)性,會場掌聲不斷。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李健老師作了《強化學習和價值決策》的主題報告,指出學習,特別是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和價值決策息息相關,二者呈現(xiàn)互為因果的關系:學習導致個體的價值決策更加靈活而決策的反饋又為學習提供了新的采樣信息,并介紹了自己在這一領域的工作,引發(fā)了兩岸三地師生的連連驚嘆與討論。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Urs Maurer博士作了《Longitudinal studies in development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f read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的主題報告,通過介紹了他關于閱讀和語言學習的兩個縱向認知神經(jīng)研究,提出了外語學習也許首先依賴于在第一語言習得過程中特化的基礎語言過程的觀點,并在更為一般化的層面上,討論了縱向研究的優(yōu)勢和風險。
圖為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李健老師做主題報告
學生交流也是此次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來自三校心理學系的17位同學就各自關注的學科領域,為大家展示了目前各實驗室的最新成果,內(nèi)容涉及認知神經(jīng)科學、臨床心理學、組織管理心理學等多個方面。除口頭報告形式外,活動還以壁報的形式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其它同學的出色研究。為獎勵學生在學術活動中的出色表現(xiàn),三校師生共同評選出了3個“最佳報告”獎和3個“最佳壁報”獎。我系碩士生劉啟爍同學榮獲“最佳報告”獎,碩士生唐潮同學榮獲“最佳壁報”獎。此后在學生論壇中,三校學子分別就各自感興趣的心理學議題分組展開了討論,并完成了精彩的展示,現(xiàn)場思想碰撞,妙語連珠,贏得了同學們和專家老師的陣陣掌聲。
圖為學生論壇報告和壁報展
5月26日午后,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在本系系館餞別兩校師生。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葉素玲老師、副系主任陳淑慧老師等致祝酒詞,回顧了兩岸三地心理學系學生學術交流活動的歷史,肯定了本活動的獨特意義。北京大學王莉副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邱垂德老師與北大、香港中大學生代表亦分別發(fā)言,向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的老師同學致以衷心的謝意。王莉老師表示兩岸三地心理學系學生學術交流活動自2001年發(fā)起以來,得到了三校心理學系領導、師生的大力支持和關注,為兩岸三地的心理學系學生提供了探討學術、交流文化和結識朋友的重要平臺。王老師代表北大心理學系代表團師生感謝了臺灣大學心理學系的師生作為今年活動的主辦方所付出的工作和努力,稱贊了臺灣師生的親切、友善和熱情。她高度評價了此次活動,認為極大地促進了兩岸三地師生的了解與溝通,探討了多元文化下心理學的發(fā)展動態(tài),促進了研究成果在社會中的轉化與應用,為兩岸三地開展心理學領域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也將為2017年在北大舉行的三校心理學系交流活動提供經(jīng)驗和模式的參考和支持。餞別晚宴結束后,三校師生紛紛交換禮物并合影留念。
圖為歡送儀式師生合影
致此,2016年兩岸三地心理學系學生學術交流活動圓滿完成。北京大學心理學系積極聯(lián)合各界資源,拓展了同學們的科研視野,營造了濃重的學術氛圍,提振了北大心理學系良好的學風教風,也有力地宣傳展示了北京大學心理學系,促進了兩岸三地心理學系之間的學術交流。心理學系領導、教師重視為青年學子打造交流服務平臺和貼心指導,將鼓勵學生學術交流和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作為學生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造性地拓展了建設師姐一流心理學系和心理學科人才的新思路。我們祝愿兩岸三地心理學系學生學術交流活動越辦越好,祝愿兩岸三地高校友誼長青,祝愿心理學系學子能夠珍惜機會,把握機遇,在交流碰撞中不斷拓展視野,促進成長!
201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