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上午,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組織師生赴小米科技園進行訪問和學術交流。此次參訪交流以“心理聲學”領域為主要議題。小米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周玨嘉、人工智能部聲學高級總監(jiān)相非先生、MIUI設計總監(jiān)盧鎮(zhèn)洲先生、人力資源部高校關系HR劉慶越女士等13名小米集團工作人員出席活動。心理學院副院長羅歡研究員、腦與認知科學系副系主任陳立翰老師、學院學生就業(yè)負責人林嵐老師及10余名研究生參加此次活動。

師生一行首先在專業(yè)講解人員的帶領下,參觀了全球最大的小米之家體驗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老師和同學們對小米的核心產品以及產品使用場景有了切身的了解。

隨后參觀了人工智能聲學實驗室。由于人工智能產品目前為語音交互主導,其研發(fā)過程中涉及到聲學的工作較多,小米公司為此建立了多間功能各異的專業(yè)實驗室(包括國內首家全自動遠場聲學實驗室)用于聲學測試。參觀過程中,人工智能部聲學高級軟件工程師李世聰先生對聲學測試的基本流程、相關設備布局、實驗室環(huán)境搭建等各方面進行了詳盡的介紹。師生們了解了企業(yè)用研的實驗室與高校實驗室的異同,并就設備功能、測試細節(jié)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延伸性的問題,并得到了專業(yè)解答。

接下來的座談會是本次參訪交流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座談會上,小米集團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周玨嘉先生首先對小米的發(fā)展歷程、整體架構、業(yè)務領域和企業(yè)文化等內容進行了概覽性的介紹。作為“9年棲身世界500強企業(yè)”的發(fā)展迅速的科技公司,小米非常重視技術的深耕,集中體現(xiàn)在其多項核心專利以及崗位的設置。此外,“設計”是最能代表小米的名片,對于怎么設計好產品,小米強調“好看、好用、夠智能”這三個關鍵詞。

人工智能部聲學高級總監(jiān)相非先生詳細介紹了聲學組這一新生團隊,近年來在聲學領域的技術進展。聲學相關工作主要涉及兩大場景——通話場景和人工智能語音交互場景,基于測試和工程研發(fā)交叉進行的環(huán)路體系,該團隊除了硬件層面的創(chuàng)新(如六麥技術創(chuàng)新),還同步進行算法層面的創(chuàng)新,主要包括以還原真實人聲為目標的人聲增強與降噪算法,為聲學領域建立了多項行業(yè)標準。相非先生也介紹了聲學團隊在智能感知領域的工作。

MIUI交互設計師楊慧瑩女士則從設計的角度展示了MIUI系統(tǒng)中回歸自然的聲音設計以及涉及到聲音通道的交互設計,并描述了在設計過程中如何將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前沿設計思考與卓越的用戶體驗緊密結合。

其后,陳立翰和羅歡兩位老師對心理與認知科學學院的實驗室概況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并分別報告了各自實驗室近年來與聽覺有關的研究工作,其中主要包括視聽交互、聲音的時間感知、聽覺的節(jié)奏和記憶,聽覺與睡眠等方向的研究成果,同時介紹了相關實驗資源和關鍵技術,并對相關領域的未來研究進行了展望。

各項報告結束后,雙方首先就座談會上的報告和發(fā)言內容進行了熱烈的討論,比如:如何看待聲音感知和聲音偏好上的群體差異、如何利用心理學及神經科學的手段建立客觀標準,對設計中的美學進行測量和定義等等、如何將學術研究成果與產品中的跨感覺通道設計相結合等等。 雙方討論了未來在科研課題上可能的合作方向,并就課程建設、研究生實踐基地建設以及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共建等進行了洽談。

本次參訪交流是繼學院“暖心知業(yè)”系列活動參訪小米后,在學科研究和建設領域更為深入的一次主題交流, 雙方都期待在產學研合作上進一步推進和落實。


2020-12-29